目录
一、 我爱展会
(一)参展商将和客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这种交流可以节约30%的经费
(二)加速了整个销售过程,降低回访率40%
(三)是企业进行产品交易重要环节与场所
二、我怕展会
(一)参展方怕展品被仿制
(二)办展方怕展会被克隆
(三)服务方怕展位设计被模仿
三、我更怕国际展会
(一)开展前展品被没收
(二)展会中展台被查封
(三)参展商在法国被抓
(四)我们被国外拒绝
四、展会侵权都是知识产权惹的祸
(一)展会上知识产权为什么容易被侵权
(二)展会上知识产权侵权造成的危害
第二部分 展会有关的知识产权介绍
一、展会中那些知识产权会遭侵权
二、展会中知识产权侵权的类型
(一)商标侵权
(二)专利侵权
(三)著作权侵权
三、商标介绍
(一)什么是商标
(二)商标的功能
(三)商标的主管部门
四、专利介绍
(一)专利有那些
(二)专利具有垄断性
(三)那些专利容易在展会被侵权
五、著作权介绍
(一)著作权包括那些
(二)展会中那些著作权容易被侵犯
(三)著作权主管部门
六、商业秘密介绍
(一)商业秘密包括那些
(二)那些商业秘密容易在展会被侵权
(三)商业秘密主管部门
第三部分 展会知识产权带来的新问题
一、政府对展会知识产权极为重视
(一)政府颁布法律保护展会知识产权
(二)制订保护纲要,打击展会知识产权侵权(蓝天行动)
(三)政府指导企业保护展会知识产权
(四)为会展知识产权保护开通“执法快车道”
二、对参展人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国内展会对知识产权有严格的要求
(二)将使仿冒行为无所遁行
(三)仿冒行为将受到严厉的打击
(四)我们必须规范自己的参展行为
第四部分 如何解决展会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一、参加展会前为知识产权应该做什么准备工作?
(一)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二)学习国外企业
(三)准备充分
二、展会中知识产权被侵权怎么办?
(一)严密保护,防止被侵权
(二)积极主张权利
(三)巧妙取证
(四)投诉
三、展会上被指控侵犯知识产权怎么办?
(一)沉着冷静
(二)积极应对
(三)提出不侵权的证据以及理由
四、如何建立展会知识产权全方位的保护体系以及解决方案
(一)事前,将侵权阻止在展会门外
(二)事中,将侵权赶出展会
(三)事后,将维权进行到底
五、展会知识产权维权新形式
(一)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
(二)共同行动,团结就是力量
(三)降低费用,聘请专业机构
第五部分 国外参展如何注意知识产权问题
一、充分准备,避免纠纷
(一)咨询先行
(二)证件齐备
二、直面指控,积极应诉
(一)积极应对
(二)冷静处理
(三)避免冲突
三、积极寻求,圆满解决
(一)聘请当地律师代理
(二)选择和解方案
(三)将损失降到最低
四、保护自己,避免遭受侵权
(一)自己的知识产权更要保护
(二)寻找侵权线索
(三)积极进行投诉
……
第四部分 如何解决展会知识产权侵权问题
一、参加展会前为知识产权应该做什么准备工作?
尽管展会的组织者下大力气保护知识产权,但是保护知识产权更多的还要依靠参展企业自身的力量。对于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应当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学会善于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己,另外自己不要故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一)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树立知识产权意识包括两方面:1、是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任何知识产权都是智慧的结晶,是高额投入后产出的智力成果,该成果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我们不尊重将受到法律的制裁。2、是注意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对于侵犯自己知识产权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不能对行为听之任之,或者认为打击也没有用而消极对待,自己的权益由自己维护,如果自己根本就不重视,当然侵权行为就会更加猖獗。(案例:培罗蒙被罗蒙傍名牌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结果罗蒙成为驰名商标,自己反而被怀疑为傍名牌者)
(二)学习国外企业
许多国外参展商在应对知识产权纠纷方面有备而来。在展览会开展之前,有的国外参展商就准备好了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文件,有些公司还聘请了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陪同,并且在展览会开幕前就对其他参展商的展品进行了充分了解,有些参展商还就展会期间的知识产权维护问题专门向承办方进行了咨询,从而在展览会开始后能够及时地按照一定的程序,顺利地解决知识产权纠纷。
(三)准备充分
1.准备不足,投诉失败
2007年1月16日到19日第33届中国国际裘皮革皮制品交易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开展,我方作为该展会的知识产权顾问,受理一起商标侵权投诉,投诉人称其拥有某国际品牌服装产品在中国大陆区域的独有商标许可使用权,在此次展会上被投诉人展出了标有该品牌商标的产品,投诉人要求展会组织方协助处理,撤销被投诉人在此次展会上展出的该品牌产品以及该品牌的广告宣传。我们要求投诉人就其所主张的权利出示书面证据,因其没有准备以致不能向我们出示相关任何权属证明,展会组织方未对被投诉人展出产品进行处理。
2.材料的准备
参展者应当自觉遵守会展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展出涉及知识产权的展品,必须携带相关证书及有关证明材料。参展的企业和个人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类别提交相关材料:同时要注意提供的对方涉嫌侵权的理由和证据应尽可能充分、准确。准备的材料包括以下:
(1)合法有效的知识产权权属证明:涉及专利的,应当提交专利证书、公告文本、专利权人的身份证明、专利法律状态证明;涉及商标的,应交商标注册证书,商标权利人身份证明;涉著作权的,应当提交著作权权利证明、著作权人身份证明等;
(2)委托代理人投诉的,应提交授权委托书;
(3)营业执照等身份证明材料;
(4)其他材料。
二、展会中知识产权被侵权怎么办?
(一)严密保护,防止被侵权
有些展商专门为仿冒一些名牌公司的产品设计而来,对此国内的专业展会上,很多参展商采取了封闭式的办法。在入口处,参展商会仔细盘问来者的身份。在入口处挂牌,上书“不欢迎同行”,一些展览会上的展品只许观看,不许拍照。但是这并不是有效的措施,同行来参观,并不能有效区分其身份,而行业专家参观后并不需要拍照就立刻能够找到技术精华所在,这些措施并不能阻拦自己新颖的设计不被侵权。最好的办法是将自己的产品外观以及新技术申请专利后再来参展,这样如果自己的产品被抄袭或者被仿冒那么就侵犯了知识产权,随时可以通过行政、司法等手段进行制止并进行打击。
(二)积极主张权利
如果在展会中发现有侵权产品,应当积极主张权利,取得侵权证据后向展会的知识产权部门进行投诉。佛山市柏杰油墨有限公司向广州市有关部门投诉四家企业在2006年广东国际广告展中展销涉嫌侵犯其“油桶”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产品,其中一家还涉嫌假冒其注册商标。为此,广州市知识产权局、市工商局经检分局联合行动,分别前往展场和被投诉方的生产经营现场,暂扣涉嫌侵权产品,并在会展举办方协助下将涉嫌侵权产品撤离展台,对被投诉方展销现场进行证据固定,作为专利权人会后提起诉讼的依据。
(三)巧妙取证
遇到知识产权侵权无论是投诉还是日后的起诉,必须要有证据证明侵权事实的存在。那么发现侵权首先应当需要做的是取证,取证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在侵权人发现之前就要拿到,否则侵权人很容易将证据销毁;
2、取证过程中避免惊动侵权人,避免发生直接冲突;
3、取证过程要有音像记录,偷拍偷录的音像资料都是有效的证据;偷拍录象需要专业的设备,但是录音是非常容易的;
4、借助外力固化,在某次展会受理的6宗涉外投诉中,多数投诉人都有律师或专利代理人陪同,有些投诉人还带来公证机构工作人员进场取证。
(四)投诉
取得证据后,即行投诉。
1.向谁投诉
按照法律规定会展举办者在会展期间必须设立知识产权投诉机构,并邀请专利、商标、版权等行政执法部门参加会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驻会知识产权保护部门的职责是:1.依法接受和处理会展发生的侵犯知识产权的投诉案件;2.指导会展投诉机构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3.督促会展举办者落实会展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4.宣传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那么可以向驻会的知识产权保护部门投诉。首先可以向驻会知识产权保护部门。
2.到那里投诉
除了直接向驻会知识产权保护部门投诉外,还可以向本单位所在地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投诉。例如:济南德佳机器有限公司在北京的大型国际展会上发现了侵权产品,直接向山东省济南市知识产权局投诉,该局远赴北京对涉嫌侵权产品进行现场取证,将侵权产品就地封存。本案被请求人是一家济南的企业,济南市知识产权局此次赴京是异地取证并且进行查处,我国地方保护主义比较严重,由当地的行政部门进行异地执法,将有力打击侵权行为。
3.如何投诉
投诉不能空口无凭,必须递交投诉材料以及证明材料,应当递交:
1、书面的投诉文件,至少要对侵权行为进行简单阐述,提出具体的投诉要求,留下联系方式;
2、提交证明自己享有知识产权的证据1.涉及专利权的,应当提交专利证书、专利公告文本、专利权人的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专利法律状态证明、被投诉的参展者及参展展位号。2.涉及商标的,应当提交商标注册证书、商标权利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被投诉的参展者及参展展位号。3.涉及著作权的,应当提交著作权登记证书或相关证明、著作权人身份证明。
3、递交侵权人的侵权证据;
4、递交其他材料,包括公司的营业执照复印件,授权委托书等。
三、展会上被指控侵犯知识产权怎么办?
(一)沉着冷静
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种商务竞争手段,很多侵权投诉人并不是真正被侵权,而是出于商务的竞争目的,打击竞争对手,破坏对手的正常的展览行为。当然也不是任何侵权指控都成立的,所以对待展会上的知识产权侵权指控首先一定要沉着冷静。
(二)积极应对
对于侵权指控也要积极的应对,不能不战而降,也不能觉得自己很冤枉,而采取过激的反映,这样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解决,争取展会活动不受影响。
(三)提出不侵权的证据以及理由
对于技术而言有的技术开发原理本来就基本是一致的,很容易给人侵权的错觉,是不是构成侵权每个人的判断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积极主张自己不侵权的理由。提出自己不侵权的证据主要有两个方面:1、提出自己相关的权利证书,2、提出自己开发的证据。很多企业并没有申请商标、也没有对自己开发的技术申请专利,这时提不出权利证书,那么可以提交一些自己开发的证据。
四、如何建立展会知识产权全方位的保护体系以及解决方案
展会上发生知识产权侵权最让企业头疼,侵权者与自己同处一屋,与自己争夺客户,恨不得立刻将侵权者赶出展会,将其展品全部没收,但是事实上将侵权者赶出展会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展会只有几天的时间,发生知识产权纠纷,很难在展会期间立刻完全处理。所以展会知识产权需要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保护体系,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产权得到真正的维护。下面介绍如何建立全方位的保护体系:
(一)事前,将侵权阻止在展会门外
事前就是在展会开幕以前。
参展人最大的心愿就是将侵权者阻止在展会之外但是招展公司以追求利润参展费为主,不把侵犯知识产权的企业拒之于展会门外。作为参展商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尽量达到制止侵权者同时参展的目的。具体可以考虑这些措施;
1、向展览公司发律师函,告知某参展商侵犯自己的知识产权,希望制止其参展。如果展览公司知道有人侵权,仍然允许其参展,展览公司将承担侵权责任,这时展览公司必须考虑是要参展费还是准备承担侵权责任了。
2、向展会所在地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发律师函,告知某参展商可能将侵犯自己知识产权的产品在展会上展出,希望制止,并及时查处。
3、向自己公司所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发律师函;
4、向侵权者单位所在地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发函。
这样简单的函件,很低的成本就让展览公司为难,让各地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提高了重视,不能制止也为以后的解决打下基础。
(二)事中,将侵权赶出展会
事中就是指展会过程中,展会过程中发现侵权,主要是取证、投诉等,具体操作上面介绍过。
(三)事后,将维权进行到底
展会的时间短暂一般只有几天,侵权案件一般不能在几天之内就全部解决完毕。而且侵权案件包括赔偿、对侵权产品的处理等并不能在展会期间得到的解决。那么展会完毕后还要继续进行维权,继续对侵权企业进行起诉要求赔偿。相对于我国的知识产权人,国外的公司更注重侵权跟踪和展会后采取相应的法律行为。
五、展会知识产权维权新形式
(一)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
在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较弱的情况下,行业协会在解决知识产权争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单个企业与侵权者进行斗争,不如以行业协会为组织团结起来,以集体的力量对付侵权者。
1.发挥行业协会保护知识产权的自律组织作用。目前,有些地区的行业协会已经组织企业制定知识产权保护公约,以此对行业内部的知识产权进行规范,并进行监督检查。
2.发挥行业协会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的作用。知识产权侵权大多数发生的行业内部,行业协会本身可以作为裁判者对行业内容的侵权行为进行调解和裁判。我国正在试行行业内部仲裁机制,将一些发生在行业内部,争议不大的纠纷直接由行业协会处理。
3.发挥行业协会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和争端中的作用。
我国企业的涉外知识产权纠纷常常是行业性的集体事件,行业协会出面更有利。如,行业协会在DVD、彩电、温州的打火机事件的解决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4.发挥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和企业之间关系的桥梁作用。协会可以建立与主管部门的沟通机制,取得主管部门的指导,增加专家参与程度,提高协会的水平。企业需要借助于行业协会集中表达意见,政府通过协会转达政策信息。
(二)共同行动,团结就是力量
国外参展商组成联盟保护知识产权,从2003年秋季广交会开始,西方七大机电技术开发商结成专利保护联盟进驻广交会,专事进行侵权调查,在当届广交会上,他们发现10家涉嫌侵权企业。在深圳举办的国际礼品展上,众多深圳企业组建的深圳工艺礼品知识产权维权委员会,打响了集体维权第一枪,最后13家参展企业被依法处理。参与的企业誓将维权到底。除了要求参展的仿冒产品下架,封存有关资料外,对特别恶劣的侵权行为还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同时,还会与一些仿制企业较聚集的地区的当地政府部门交涉。引起当地部门的重视。
(三)降低费用,聘请专业机构
知识产权是非常专业的东西,专业的事情需要专业的单位来做。而聘请专业的律师来处理费用非常比较高。如果由协会统一聘请律师,那么费用对每个企业来说就显得很低了。深圳工艺礼品知识产权维权委员会几乎所有礼品企业是下定了决心,筹集了一大笔资金。
第五部分 国外参展如何注意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首要问题之一,国内企业去国外参展时应从以下个方面积极应对。
一、充分准备,避免纠纷
(一)咨询先行
为了避免在国际展会上遇到知识产权纠纷,中国企业非常有必要了解和熟悉参展国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在参展前进行必要的法律咨询。展览公司应当有义务提供必要咨询服务,参展商还可以向参展国的法律咨询机构咨询,参展商还可以利用利用互联网进行检索,了解参展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和知识产权法的执法机构和执法程序,尽可能降低知识产权纠纷,减少损失。
(二)证件齐备
赴国外参展时,一定要带好企业营业执照、产品的有关书面材料、产品专利证书、商标证书等文件。如果展品在以前发生过产权纠纷而被法院或权威机构证实没有产生侵权行为的相关证明,务必携带,如果再次发生知识产权纠纷,这些文件就可以帮上很大的忙。
二、直面指控,积极应诉
(一)积极应对
不少国内公司在国外参展时受到知识产权侵权指控时,对于指控不予理会,有的撤掉展品溜之大吉,或者采取“鸵鸟政策”,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奉劝企业界的老总们“绝对不要抱着‘饿死不讨饭,冤死不打官司’的陈腐观念,要敢于去打官司……”。在某国际展会开展第一天,圣戈班(德国)公司就我国参展商安泰科技有限公司代理的压花玻璃侵权纠纷,拍照取证,并向安泰公司提出立即撤下侵权展品,中止参展,并收取补偿金等诉求。面对此突发事件,我国参展企业在协会的帮助下积极、果断应对,较好地解决了纠纷,使该公司顺利全程参展。
(二)冷静处理
在大型的国际展会上,国外企业如果发现知识产权侵权,一般有两种做法:由律师出具警告信或者由法院发出临时禁令。律师出具的警告信内容包括对具体侵权行为的描述,要求对方限期停止侵权的声明,惩罚条款等。同时,常常附律师费用帐单。中国展商如果接到此类警告信,首先要做两点判断,第一,是否存在展品侵权;第二,标的值定得是否过高,如果认为警告有理,标的值合适,可以签署警告信。被执行临时禁令的企业可以立刻委托律师前往法院,提出异议。对没收的侵权展品要求开具清单,并查看是否与被侵权展品吻合,以便作为今后提出诉讼的依据。
(三)避免冲突
2000年德国科隆五金展期间,参展中国企业与当地警察发生严重冲突,起因就源于一家中国企业的样本图片侵权。如果我们没有因为侵权而被处罚,却因为与警察发生冲突被抓,就非常不值当了,所以尽量避免与执法人员发生冲突,避免人员被拘留。
三、积极寻求,圆满解决
(一)聘请当地律师代理
国外的法律与国内不同,而且国外比国内更注重法律,需要必须要懂得国外法律的专业人士来处理。本所在德国慕尼黑有家合作律师事务所,该所主要做中国业务,慕尼黑一开展会该所就非常的忙碌,我国很多参展企业出现知识产权问题,就找到该所代理。
(二)选择和解方案
2005年4月在德国汉诺威设备展上,德国SEW认为杭州减速机厂等四家中国企业的参展产品侵犯其外观设计专利,向当地有关部门提起临时禁令,撤销了中方四企业的展位,并扣压了参展产品。德国为欧盟成员,临时禁令申请人的权利将延伸至欧盟各成员国,被提起临时禁令的企业将有可能与欧洲市场绝缘。该案引起了中国齿轮专业协会的高度重视,在其牵头下,德方SEW与中方四企业坐上了和解的谈判席。经过多次的协商、沟通,对协议每一条款进行反复探讨和修改,最终历时长达一年的时间,德方SEW与我国企业达成满意的和解条款,并正式签定了和解协议。
(三)将损失降到最低
人是经济的动物,做任何事情都要从经济上考量成本是否大于收益以此权衡是否去做。企业更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对于在国外参展出现知识产权问题也应该好好权衡利与弊。如果我们不应对,意味着我们可能失去国外市场,应对的话需要支付大量的费用,从眼前看来是得不偿失。从长远来讲我们必须积极应对知识产权侵权指控,聘请当地律师为我们分析各种解决方案,各种方案都有利弊,两害相权取其轻,我们选择对我们损害最少的方案,以便我们将损失降到最低。
四、保护自己,避免遭受侵权
(一)自己的知识产权更要保护
中国企业到国外参展屡遭投诉,不排除国外势力打压我国企业的产品出口,甚至限制我国企业参加国际展会的参展面积的初衷。一些发达国家把知识产权做为维护本国利益和经济安全的一项战略资源,一些企业将知识产权视为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充分表现在他们强烈的保护意识和积极主动的实际行动上。所以我国的企业要尊重知识,尊重创新的前提下,自己不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
(二)寻找侵权线索
寻找侵权线索实际上是寻找国外公司侵犯我们知识产权的证据,在国外取证一定要符合国外的法律规定,每个国家的法律规定都有不同,在中国是合法的取证手段,在国外可能被看成是非法,其证据被认定无效,有的证据形式是合法的,但是我们取证的手段不符合国外的法律规定,同样该证据无效。关于取证最好还是委托国外的律师来全权处理。
(三)积极进行投诉
在国际展会上,我国参展企业的知识产权同样面临被其他国家的企业侵权的情形。洛阳名特玻璃技术有限公司在一次国际展会上发现奥地利一家公司完全照抄自己的钢化炉生产线宣传材料,名特公司立即在律师的陪同下对其提出警告,并勒令其纠正错误,经我方据理力争和强烈要求下,外方改正其作法,并承认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