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法治热点(专题)由中国法院网、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联合推出,本期(10月18日-10月24日)内容如下(按新闻发布时间先后为序):
■河北“官二代”撞人案引发关注
10月16日晚,位于河北保定的河北大学新校区发生交通肇事,一辆黑色轿车撞倒两名女生后,司机不但没有停车,反而继续去校内宿舍楼接女友。返回途中被学生和保安拦下后,该李姓年轻男子却高喊:“我爸是李刚!”两名被撞女生中,一陈姓女生于17日傍晚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重伤者脱离危险转院治疗。
■警方破获雇佣公关公司发帖损害商誉案
10月20日下午,经公安机关侦查,网上有关伊利“QQ星儿童奶”遭遇恶意攻击一事,系一起有预谋的商业诽谤案。目前,案件基本告破,涉案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警方证实:今年7月14日,蒙牛“未来星”品牌经理安勇与北京博思智奇公关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商讨炒作打击竞争对手——伊利“QQ星儿童奶”的相关事宜,并制定网络攻击方案,总计涉及费用约28万元。
■《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下月施行
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10月13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布《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对十种合同欺诈行为、五种利用合同危害公共利益国家利益、格式条款等进行了规范,办法共16条,11月13日起施行。
■最高法院全面推行司法巡查制度
在经过一年多试点工作后,最高人民法院日前正式颁布《人民法院司法巡查工作暂行规定》,全面推行人民法院司法巡查制度。2009年3月起,最高法院开始试行司法巡查制度,通过巡查发现的问题主要有“领导班子建设”、“司法队伍建设”、“司法业务”等。司法巡查主要采取听取汇报、列席会议、调阅资料、民主测评等方式进行。
■最高法院公布100个“司法公开示范法院”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确定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的决定》,确定100个法院为“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其中包括高级人民法院11个、中级人民法院33个、专门法院1个、基层人民法院55个。最高人民法院同时下发了《司法公开示范法院标准》,要求全国各示范法院严格按照示范标准,全方位地开展司法公开工作。
■10家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公布
日前,十家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公布。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中心、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上海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广东省公安司法鉴定中心、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司法鉴定中心、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法大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和西南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
■检察机关加大打击跨国经济犯罪力度
我国检察机关始终把打击跨国经济犯罪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与各成员国检察机关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大打击力度。2009年共起诉跨国(境)走私、金融诈骗、非法经营等犯罪嫌疑人311人;起诉跨国(境)假冒专利、注册商标等犯罪嫌疑人269人。
(李富金 沈双武 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