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法治生活。法治影响百姓生活,法治推动社会和谐。那么,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里,有哪些法治事件对百姓生活产生重大影响?有哪些法治人物让我们感动?有哪些法治词语成为年度“热词”?1月10日,由中国检察日报社编制的《法治影响生活·2006中国法治蓝皮书》正式向公众发布。
这本法治蓝皮书融法治专业视角与新闻敏锐视角于一体,精选了2006年法治领域发生的标志性事件,深刻揭示这些事件背后的法治意义,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图文并茂,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盘点,构成了一部2006年中国“法治截面史”。全书共分12篇,包括《人物篇——平凡人的法治片断》、《法律篇——影响中国人的方方面面》、《民主篇——倾听中国民主足音》、《倡廉篇——清风满天下》、《反腐篇——腐败众生相》、《热词篇——法律融入生活》、《网络篇——是是非非理还乱》、《公益诉讼篇——个人的努力,公众的权益》、《舆论监督篇——让悲伤者有力,让无力者前行》、《财经篇——事事关乎法治》、《文化篇——法眼静观文化圈浮世绘》、《传媒篇——在自由与自律之间》。每篇分别包含10个左右条目,每个条目由事件回放、事件意义、各方观点、相关图片等构成。这些入选法治蓝皮书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记录了中国日益健全的法治进程。
法治蓝皮书《人物篇》中收录了“中国知识产权卫士”、著名法学家郑成思,10年进行医疗器械“打假”的上海女医生陈晓兰等9个人物。《法律篇》收录了2006年颁布或修订的监督法、反洗钱法、义务教育法等多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法律。《民主篇》中,“郑州人大不予通过政府专项报告”、“沃尔玛在外企中率先组织工会”等条目记录了日益进步的民主足音。备受关注的《反腐篇》刻画了2006年被查办的典型腐败贪官的众生相。
在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政法大学中美法学院院长许传玺、中央党校政法部教授卓泽渊、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莫纪宏、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建明、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著名作家莫言、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楚、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徐卉、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秘书长刘桂明、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甘功仁、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建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律顾问徐迅等12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对法治蓝皮书12个篇目内容先后进行了精彩点评。
这是本报第二次向社会发布法治蓝皮书,也是首次将蓝皮书作为正式出版物面向社会推出。2005年本报发布的首部年度法治蓝皮书,曾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本报已将“法治蓝皮书”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申请注册商标,今后将每年沿用此名称追踪中国法治进程,编制当年的年度法治蓝皮书。
此次法治蓝皮书发布活动由新浪网提供独家网络支持,正义网、《方圆法治》杂志、《法制新闻传播》杂志、《法治中国》百家城市电视专栏联盟等作为协作媒体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