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商标助力发展大战略
——我市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
2011年,我市实施商标战略捷报频传: 6月,我市被命名为四川首批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四川沱牌曲酒股份有限公司被命名为首批四川省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我市“金华清见”商标富农案例入选四川省“十大典型案例”;我市飞虹、沱徽商标通过中国驰名商标评审并公示,标志着我市又将新添2件中国驰名商标,创造了遂宁继2004年—2008年间5年连创5件中国驰名商标后的又一历史新纪录……
“三名商标”金字塔型梯队推进
在市场经济深化的当下,作为一个企业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标的市场价值已经足够超越任何评估机构给出的纸面上的“含金量”。
而对于一个地区来说,拥有知名、著名、驰名商标的数量,足以成为一个地区的特色名片,其市场价值和潜力不言而喻。
据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继我市近几年来成功培育出5件中国驰名商标后,今年飞虹 、沱徽等2件商标通过中国驰名商标评审并公示,标志着我市又将新添2件中国驰名商标,2件商标申报中国驰名商标。
2011年11月28日,经四川省著名商标认定委员会评审,在四川省工商局发布的四川省著名商标公示中,遂宁盛马、陶醉、健康伞、国强、陈善堂、华麟等6件商标榜上有名。至此,我市已拥有省著名商标达30件。
7件中国驰名商标、30件四川著名商标、100件遂宁市知名商标,“三名商标”争创正呈金字塔型梯队推进。
工商搭台企业唱戏
早在五年前,市政府就做好商标培育工作出台了相关意见。以此为标志,品牌创建从部门行为已经上升到政府行为,这在遂宁的商标发展史上也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一个里程碑。
企业是商标的主体。为了更好地帮助、指导企业注册、使用、发展商标。市工商局及时出台了《遂宁市十一五商标发展规划》、《遂宁市商标战略纲要》和《遂宁市三年商标发展规划》,提出商标发展的奋斗目标,明确工商部门的牵头职责。
为了进一步深化推进商标品牌战略,市工商局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搭建了联络指导、助推帮扶、维权护航等三大平台。联络指导平台,推行商标联络员制度,向重点企业派驻商标联络员,企业设立专(兼)职商标管理员,指导企业商标制度建设,规范企业商标使用行为;助推帮扶平台,在各政务中心工商窗口免费发放《商标注册建议书》,建立以“一卡一录一袋”(商标户口卡、注册商标目录、注册商标档案袋)为主要内容的商标档案,建立“三名商标”企业回访制度,全方位帮助、扶持、指导企业争创和依法使用“三名商标”;维权护航平台,加大对“三名”商标的监管保护力度,加大查处商标侵权案件工作力度,通过与本地名优企业签订联合打假协议书等方式,进一步健全重点企业维权联络机制。
来自工商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市新增注册商标1088件,同比增长267.57%。我市共有注册商标3135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达7件,四川著名商标30件,遂宁市著名商标100件,已全面完成《2010年-2012年商标战略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
商标强企富农
树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链,拉动一方经济——小小的一枚商标,撑起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大战略。
正处于推进“两化”互动发展的遂宁,通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的知名企业开始崛起。舍得酒是四川沱牌集团继沱牌之后隆重推出的中高端白酒旗舰品牌,是沱牌集团第二次腾飞的战略性品牌。“舍得”在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殊荣后,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高,沱牌集团发展势头更为强劲。
品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四川省著名商标——“金华清见”的品牌效应带动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桔橙种植辐射带动射洪12个乡镇77个村2.1万户6.5万农业人口,发展桔橙种植4.5万亩,农民人均年增收8400至18000元,比种植常规农作物增加纯收入2倍以上。
据工商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商标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市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企业、省著名商标企业和市知名商标企业已成为各自行业的主导经济力量,为我市区域经济发展构筑了坚实的基础。“农字号”商标效应在调动广大农户和涉农企业积极性、促进产业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方面,正在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耀眼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