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拿到‘济南历下刘家功夫针铺’营业执照,加上前天收到的‘白兔’商标注册证书,这个已经有上千年历史的中国甚至是全世界最早的商标算是全部‘复活’了。”3日下午,山东白兔商标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芳在拿到“济南历下刘家功夫针铺”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后,兴奋地对记者表示,北宋年间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可能会在济南再生。
铜版与济南关系密切
要想了解这件事,就要先了解一下一件与济南关系密切的珍贵文物——— 北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白兔儿”铜版。这块铜版长12.4厘米、宽13.2厘米,正中偏上刻着一只拿着铁杵捣药的白兔,白兔四周刻着密密麻麻的小字:上方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左右为“认门前白兔儿为记”;下方文字为“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谓记白。”文字皆为反刻,推测这块铜版应是用来印刷广告的。
据了解,由于宋代随着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同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少店铺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开始大打广告战。除了各式各样的店铺招牌广告外,当时还出现了一种很有创意的广告形式——— 将本店店名、商标和广告词刻成青铜版,印刷成小广告分发,这块铜版就是用来印刷广告的。这块“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广告铜版既有店铺标记,又宣传了商品的质量和售卖方法,信息量大,是我国有关商标与广告的珍贵历史文物,而且也是己知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商标广告实物。
“白兔”商标千年后“复活”
李芳为什么要注册“白兔”商标和“济南历下刘家功夫针铺”的个体工商户企业呢?李芳说,“白兔”商标本身起源于济南,自己公司从事的又是商标代理业务而且名字就叫“白兔”,于是她一直在想:能否通过注册,将这个千年前的商标激活,重新赋予它生命,让它变回商标被再次使用,并把它永久地留在济南呢?于是在去年9月份,李芳提出了“白兔”商标的注册申请,终于在两个星期之后获得了通过。
李芳告诉记者,她是将广告印版中的白兔图案单独提取出来进行的注册,这样就避免了历史文化不能被注册的问题,所以印版中的那个北宋的“白兔捣药”图案在1000年后的今天,又重新成为一个可以使用的商标。这样做是因为以前曾有南京的一位老板也想注册,但其当时是直接拿“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版的整个原样作为商标申请注册的,所以当时被工商局以历史文化不能被注册为由驳回了。
今天,李芳拿到的“济南历下刘家功夫针铺”的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是她昨天才申请的。动因就在她前天收到的“白兔”商标注册证书,当时她脑子里突然蹦出了这个想法,立即就去申请,今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这也标志着和北宋年间的“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有关的两个品牌要素都已经回到济南。
记者注意到,“济南历下刘家功夫针铺”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上的营业范围写的只有“针”这一项。李芳对记者介绍说,申请这个营业执照主要是想先把这个“名称”留在济南,以后可能要在这个“刘家功夫针铺”的针上下工夫,准备制作各类以针为主的纪念品,也可能开办一家“济南历下刘家功夫针铺”实体店面,专门销售各种“针”类纪念品和旅游产品。这样既能把这个千年商标激活,又能更为广泛地宣传济南的历史文化。
“这个商标已经有上千年了,北宋时期它就是济南的广告,如果被别的地方注册了,对济南来说是个很大的损失,所以我们这样做最主要的就是想把济南珍贵的历史资源留在济南,再说能让中国,甚至是全世界最早的商标回归济南也是我们商标界的一种骄傲。”李芳对于自己的做法感到骄傲。
比西方印刷广告早300年
记者随后又赶到济南市博物馆,在2楼展厅里见到了正在展出的北宋年间“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
据博物馆人员介绍,这块铜版的发现极具偶然性。据说1946年,当初的上海市(立)博物馆复馆伊始,著名历史学家杨宽与艺术部主任蒋大沂常常去古玩市场“淘”古董来丰富馆藏。他们在一家古玩铺里买到一块标有“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刷广告铜版”字样的印刷模版,杨宽先生当时就认定“这是一件很难得的珍品”。1957年,中国广告先驱、曾获“广告人终生成就奖”的徐百益在逛博物馆时偶然发现了这块铜版,从此将这块铜版与广告历史价值联系在一起。如今这块铜版的原件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济南刘家功夫针铺”是组合商标,具备代表性,是在古代中国早有的对视觉文化形象的商业性使用,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广告实物。这则广告采用铜版印刷而成,以现代观点来看它是集包装、说明书、防伪标签和商业标志于一体的印刷品。根据“刘家功夫针铺”的印刷广告推算,最迟应不晚于公元1127年,即北宋末年,比公元1473年英国最早印刷广告的威廉凯克斯顿还早300年(威氏印刷的是销售祈祷书广告)。(记者 赵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