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站:黄陂姚集工商所
10
周萍是边远工商所中唯一的女所长,一到姚集,她首先谈到的就是芦笋:上世纪90年代,姚集农民开始试种了百亩芦笋,因为销路不畅,有一年芦笋全都烂在了地里。工商人员看在眼里,痛在心上,决心推广订单经济,在2005年协助农民,成立了黄陂区蔡店乡芦笋加工厂。
“有了工厂没有牌子,也很难在市场上立足。”周萍所长说,2006年,工商所协助工厂申请了“仙笋山”商标。如今工厂已有上万亩芦笋基地,用芦笋嫩尖开发出的高档茶,每斤可卖到3000多元;用芦笋花和“植物伟哥”黄秋葵开发的系列花茶,也开始面市;芦笋干、红薯片等,也渐渐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蔡店乡芦笋加工厂的赵发俭经理说:“我们的‘仙笋山’牌系列产品,已成黄陂主要特产,‘仙笋山’商标,经工商所推荐,被评为武汉市著名商标,政府去年还奖了5万块钱。”
“今年,‘仙笋山’商标成为湖北省著名商标,不久,你们又能拿到10万奖金。”听到周萍通报的这个喜讯,赵经理笑得合不拢嘴。
巡查归来天黑路陡
只能推着自行车走
在一个边远工商所一干就是28年,全市也只有卢训建一人。
卢训建说:“1984年参加工作就到了姚集工商所,当时巡查就靠自行车。”有一次,他与同事甘富强一起,骑车到50里以外的姚家山巡查,上午到达姚家山时,已过中午12点,巡查完天色已晚,两人骑车到张河时,小路崎岖坡度又大,只好推行了10多里路,才敢再骑上车,回到姚集时已是午夜时分。
今年4月,蔡店乡道士冲的田明金,在外当包工头赚钱后,想回乡养牛,于是找到卢训建指点,卢训建帮他分析:随着人们口味的多样化和追求西方的饮食时尚,养肉牛会有钱赚。姚集有山有草,放养式养牛的成本低、肉的质量高;另外,养牛也不需要特别技能,一般农民都可以胜任,能节约大量劳动力成本。
经“老工商”这么一点拨,田老板立即投资近百万养牛。眼下,田老板的事业正牛气冲天,经营红火。
取缔无照小餐馆
建设开心后花园
“我们景区的发展,离不开工商所的支持。”武汉市清凉寨旅游发展公司的刘厚宇经理说。景区对外开放之初,有不少无证餐馆乱拉客,为维护景区形象,工商人员每家每户地做工作,最后13家无证餐馆人员,都进行了体检,并全部办了执照。
工商所副所长周小明说,现在,已开放的清凉寨、古门山和锦里沟3个景区,共有30家餐馆,全都办了执照;对景区所有的副食店,工商所都实行严格的分级管理;为了创造一个安全的消费环境,工商所协同锦里沟景区,设置了23块“小心路滑”等警示牌;如今,12315联络站已进所有景区,全天候受理消费者投诉,让武汉市民在后花园内,游得安全、吃得舒心、玩得高兴。记者马辉
工商人员在茶场调研。
记者下基层
马辉走远所
走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