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华落马了,同所有贪污腐败的官员一样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国家统计局按照中央纪委监察部的要求,将对邱晓华兼任的各项职务立即进行清理,并将清理情况上报局党组和中央纪委监察部。
贪官落马,人民欢呼。可欢呼之余,又生出许多思考。对贪官兼任的各项职务进行清理意味着什么?邱晓华兼任的绝不是一个或两个职务,清理说明邱晓华身上的头衔太多了。打扫卫生和清理垃圾肯定不是一回事。
我们应该感谢邱晓华,他给我们解读贪官又多了一个角度。那就是看他头上有多少顶帽子?
值得关注的是,仅仅是邱晓华一人在兼职吗?我看肯定不是。中国人好面子,所以喜欢往脸上贴金。你看一看别人递给你的名片就略知一二了。明明是一个经理,非得加上××协会会员,××理事。好像头衔越多,说明自己越有能力,自己的社会地位也越高。在那一长串头衔下才是自己的名字。企业也一样,你看看那宣传单,到处都是名牌产品,驰名商标,金奖银奖一大堆。邱晓华具体头衔有多少,不得而知。当上了领导,权力有了,各种帽子自然也就多起来。
我们的一些领导这么热衷戴帽子,搞兼职,的确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一方面我们的官员需要“帽子”。有帽子好啊,可以遮风避雨。别人都不戴帽子时,你戴着帽子,多神气啊。别人没有帽子,你却太阳帽、运动帽、礼帽等等一应俱全,这才显出你的身价来。如果只有一顶乌纱帽,还不足以撑起门面,所以要多准备几顶。职务跟帽子大同小异。有虚职,那只是一个称号,不需要你去做什么,只要挂着名在那儿就行;有实职,需要你去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有贫职,你虽然受苦受累,但那是清水衙门;也有肥职,你不干活,照样有油水可赚。官员兼职好啊,职务越多,头衔越多,说明我的权力越大,本事越大,名声越响。即使没有兼职的机会,也会挂个××理事什么的。
另一方面现在的“帽厂”太多了。既然帽子有市场,那商家肯定不会放过机会,这样一来制造帽子的厂子就多了。各种协会、研究会、理事会都喜欢拉上领导,你不要我主动送上,名誉主席,名誉教授,名誉会长层出不穷。这任领导到期了,下任领导自然顶上。如果制造帽子的是那些真正的公益性组织倒也罢了,最可怕的是那些老板、经理制造的帽子。他们希望领导带上他们的帽子,那企业就有了保护伞,天大的事情有领导在上面撑腰,自然也就高枕无忧了。权钱交易,黑保护伞,特殊利益集团,无一不跟戴帽子有关系。
由此看来,摘掉官员头上的“兼职帽”,应该作为反腐败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