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记者/乔晓莹 通讯员/孙晓梅 屈勇强)12月29日,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向社会公开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07-2011年)》白皮书。白皮书指出,5年来,全市法院累计新收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046件,审结948件。
推荐阅读
白皮书介绍,近5年,南宁两级法院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类型绝大部分仍然集中在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技术合同等传统纠纷类型,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知识产权在深度、广度上出现了明显的扩展态势,体现在新类型疑难知识产权案件不断涌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了网络域名纠纷、网络建设纠纷、MTV放映权纠纷以及网吧局域网侵犯影视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等新类型案件。此外还有涉及民间文学艺术、植物新品种、特许经营、申请临时禁令、确认不侵权、驰名商标司法认定等全新领域的民事纠纷案件。南宁两级法院依法公正审理新类型疑难案件,规范了新技术领域的秩序;审理了一批社会关注度高、影响面广的案件,为社会提供了正确的法律引导,树立了良好的司法形象。
白皮书说,南宁两级法院将“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贯穿于知识产权审判的全过程,创新机制,积极创造和谐的知识产权环境。据统计,5年来,全市法院在审结案件中,判决362件,占38.19%;撤诉462件,占48.73%;调解91件,占9.6%;其他结案方式33件,占3.48%。以撤诉、调解方式结案的案件占总结案数的半数以上,有效缓和了知识产权纠纷双方当事人的对立状态,有效促进了知识产权功效发挥的最大化。